About me
關於我


關於陳維斌
若說台語文化是一個「被遺忘的文明」,藉由創作目的是教大家說台語,把曾經存在過的詞語找回來,經由歌詞、旋律、傳唱,將台語白話文文學化,再透過音樂會的展演,期待「斷層的台語歌」能夠讓台語歌產生斷層性的多元變化,衍生出傳承台灣的聲音及富含台灣風情味的細膩歌曲。
希望透過陳維斌作詞作曲的作品,挽回「被遺忘的文明」,那就是「消失中的文學台語」,成為形成台灣新文化的一顆種子。

故事一:斜槓人生
住在日本的三十幾年間,後半除了醫療工作以外,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台語歌曲的創作之中。雖然完全不知道這些作品能不能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顆種子,我就是放任自己全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因為語文、音樂從小就是我的最愛,用台語創作新感覺的歌曲也成為我對自己最大的挑戰。

故事二:家鄉故鄉
在異鄉成家立業,東京便成為我的家鄉,而台灣,就是朝思暮想的故鄉。我寫的第一首歌「黑白的彩虹」用這一段話做結尾:「故鄉家鄉,哪一邊是我未來的方向」。這一段故事,情緒自然流轉,為鄉愁寫曲,為母語寫詞,思鄉幾乎佔據了所有的主題。

故事三:巡迴演出
2012年,我選擇了故鄉做為我未來的方向。回國經過三年蜇伏以後,才找到機會展開「(醫心盜樂」)巡迴演出,開始撒下種子。我搭乘文學之舟,划入音樂之海,這才發現這一片海是如此的浩瀚,我他不知道自己能夠制御這條船征服大海,還是有一天會被這片大海淹沒。一天一天過去,我從天,從地,從月亮,從雲彩,從海島,從土壤,盜取他終於收集了一些詩詞和音符的碎片,然後再把這些碎片重新組合起來變成的音樂。這些音樂就是我培育多年的種子。

故事四:台語的家
2018年我把一整年的音樂工作集中在「大地之歌」這一個合唱系列。十八首歌為全台灣十八個城市寫歌,這是基於一直纏繞在心中的「語言的家」這個概念。使用共同語言的人會有共同的「語言的家」。台語,在台灣就是最多人共同的「語言的家」。只是這個家年久失修有點破舊,需要有人來修復。「大地之歌」十八首城市的歌,就是在全台灣十八個城市修復台語的房子。同時這個系列全部使用「合唱」的表現方法,是因為修復台語的老房子是個大工程,需要很多人共同來參與修復老房子這個工程。
陳維斌大事記
- 2005 東京日本橋公會堂個人作品發表會
- 2006 日本琦玉縣八潮市莫斯科國立民族樂器交響樂團合同音樂會
- 2007 台北國家音樂廳「斷層的台語歌集-黑白的彩虹」作曲發表會
- 2007 日本東京朝日音樂廳「2007年東京福爾摩沙音樂會」
- 2008 第19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作詞人獎入圍
- 2009 作品「濁水溪溪水濁」應雲林縣之邀為雲林樂章
- 2009 東京日本橋公會堂台北室內合唱團合同音樂會
- 2010 日本琦玉縣八潮市日本音樂論家青島廣志合同音樂會
- 2010 個人專輯CD「流轉時光」由上揚唱片發行
- 2011 東京「福島支援慈善音樂會」擔任台灣代表
- 2011 主辦琦玉縣「福島支援募款慈善音樂會」
- 2014 應瑞興銀行邀約於台北市長官邸舉辦個人音樂會
- 2015 樂譜「陳維斌台語歌集(鄉土篇)由樂韻出版社出版
- 2016 陳維斌台灣歌謠創作《最美的合聲唱最美的台語歌》
- 2016 陳維斌《醫心盜樂》台語創作歌曲六場巡迴
- 2017 陳維斌合唱譜出版,國家音樂廳「全方位音樂」上架,台語歌集鄉土篇再版發行
- 2018 『《大地之歌》傾聽城市的聲音』系列巡迴至2019年高雄場
- 2019 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計畫,與竹圍國民小學合作一系列教學教材, 『臺語歌的悲情感與鄉土味之科學解析』
- 2019 【月.光.花】台語藝術歌曲聯合音樂會
- 2019 日本輕井澤國際合唱音樂節『Hope.Home』台灣作曲家陳維斌大地之歌系列選粹作品演出
- 2019 『幸福大飯店』音樂劇,擔任大飯店董事長角色參與精湛演出
- 2020 『海島戀歌』陳維斌獨唱曲輯音樂會
- 2021 陳維斌台語歌曲集 女聲篇、男聲篇、重唱篇 出版
